第六部分是关于障碍般若智慧,共有八条,对同学们来说是非常现实的。
25、立论不许学小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听声闻乘相应法教,。不应受持,不应修学,菩萨何用于声闻乘相应法教,听闻受持,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何以故。菩萨尚于外道书论精勤研究。况于佛语。无违犯者,为令一向习小法者舍彼欲故。作如是说。
作为菩萨,如果产生这样一种知见,认为不应听闻、修学、受持声闻教法,也是属于有染违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菩萨对外道典籍尚且要精勤研究,更何况声闻教法?声闻教法也是佛陀所宣说,排斥声闻教法,就意味着排斥佛法。
什么样的情况是无违犯呢?如果是为了让那些专门修学小乘的人能进一步回小向大,目的是为了度化他,才可作如是说。
26、弃大向小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菩萨藏未精研究。于菩萨藏一切弃舍。于声闻藏一向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没有认真研究菩萨藏,就轻易地弃舍了菩萨藏,转而修学声闻藏,那就是回大向小,这样的作法也是属于犯戒,是非染违犯。
27、舍内学外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现有佛教,于佛教中未精研究。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上聪敏,若能速受。若经久时能不忘失。若于其义能思能达。若于佛教如理观察。成就俱行无动觉者。于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学佛语。一分学外。则无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对佛教的经论典籍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就开始钻研外道论著,或钻研世间的哲学、文学等等,除佛法之外什么都学,那也属于有染违犯。
还有些情况是属于无违犯:或者自己的根基特别好,又有因缘成就,短时间内就可掌握很多世间典籍或外道理论。同时,自己已树立了佛法正见,对于世间及外道的观点能正确辨别,且能妥善处理学习佛法和世间法的关系:“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学佛语,一分学外,则无违犯。”也就是说,一天中以两分的时间学佛法,一分的时间学习世间文化和外道典籍,这是戒律所允许的。
从“菩瑜伽菩萨戒”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规范非常合乎情理,非常接近凡人认识和接受的标准。当然不是说其它经论就不近人情,而是它们所针对的层次更高,有的是针对地上菩萨的境界。如“梵网菩萨戒”,是卢舍那佛在莲花藏世界为大菩萨们所说,又由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示,对象不同,要求也就不同。而“瑜伽菩萨戒”为弥勒菩萨所说,他根据娑婆世界众生的特点,将佛经里有关菩萨的行仪整理出来,所以我们学习起来感觉格外契机。
28、宝玩异论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越菩萨法。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研求善巧。深心宝玩,爱乐味着。非如辛药,而习近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对异道论和世间文化“研求善巧,深心宝玩,爱乐味着”,也是属于有染违犯。这样情况还是比较普遍,比如有些搞艺术的,只是觉得僧人生活更适合自己才选择了出家。可出家后却不认真修学佛法,继续沉溺于艺术创作之中,将之看得比学佛更重要,无疑是本末倒置。
对世间的文化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应“非如辛药而习近之”。也就是说,世间文化只能作为方便而暂时使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佛或弘法。弘一大师就是最好的例子,大师出家前,文学、绘画、音乐无所不精,出家后却将此通通放弃,唯以书法来与众生结缘并弘扬佛法。
在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出家后应将以往所学运用在弘法事业中,这才是佛子的本份。否则,还是以艺术创作为乐,挟一技之长而自以为是,结果使烦恼习气得到延续,将在家的生活状态带到寺院中来。所以戒律规定:在家做什么,出家后不应继续从事。如在家为人理发,出家后就不可再为人理发;在家搞电脑,出家后就不可再搞电脑。这主要是从解脱道的修行来说,因为从事自己熟悉的事情,会习惯性地贪著。一旦迷失在自己的长处里,就很难再有正念,也很难再有平常心。而从修行的角度来看,贪著世间文化,也会影响到般若智慧的开发。当然,从弘法事业的发展来说,我们又要发挥各自的长处,前提是避免对长处的贪著。
29、不信深法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菩萨藏。于甚深处最胜甚深真实法义,诸佛菩萨难思神力。不生信解,憎背毁谤:不能引义,不能引法,非如来说,不能利益安乐有情。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如是毁谤,或由自内非理作意,或随顺他而作是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若闻甚深最甚深处,心不信解。菩萨尔时应强信受。应无谄曲。应如是学,我为非善,盲无慧目。于如来眼随所宣说,于诸如来密意语言而生诽谤。菩萨如是自处无知,仰推如来于诸佛法无不现知,等随观见。如是正行,无所违犯。虽无信解,然不诽谤。
作为菩萨,如果对菩萨藏的甚深法义,及诸佛菩萨的境界,不但不能相信,甚至还毁谤说:这不能引义,不能使人认识真理,学了没有好处;或者毁谤说:这不是如来所说,不能利益安乐众生。这样的行为就属于有染违犯。
如果仅仅是因为认识而造成的误解,就属于非染违犯。还有时候,只是随顺他人说二句,虽然也是犯,但犯得比较轻。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故意毁谤,明知它能带来利益,但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去毁谤;后者是认识问题所造成的。从戒律的角度来说,后者犯得较轻,为非染犯。但我们要知道,从究竟意义上来说,后者的罪过更重,为什么?因为他是“由自内非理作意”,知见已经坏了,就是破见。前者虽然在某种状态下说了不该说的话,但知见没有坏,只是暂时的失足,还有可能改变过来。在佛法里,破见比破戒还可怕,如果不相信菩萨道,把菩提心舍弃了,就等于放弃了菩萨道的修行,菩萨戒自然也失去了。
舍戒有两种情况:一是犯了特别重的戒,戒体自动失去;一是对佛法不再信仰,退失了菩提心。因为菩萨戒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丧失菩提心也意味着对菩萨戒的舍弃。声闻乘舍戒的条件比较多:比如说二形,就是原为男身,结果变得非男非女,这不是像现在的变性手术,将女身转为男身,男身转为女身,而是指不男不女的状态。但在菩萨戒的角度来说,怎么变都没关系,因为菩萨戒什么人都可以受,如果男众变成女众,戒体还是不失的。
如果听闻了不可思议的甚深大法及诸佛菩萨的境界,但一时理解不了,又该怎么办呢?作为菩萨,应该要“强信受”,也就是无条件地来接受。且这种接受“应无谄曲”,不是出于讨好而随声附和。应该明白自己是因为智慧不够而无法理解,但不能对大乘经教产生毁谤。佛法有现量、比量和圣言量,佛陀乃“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他所宣说的教法为圣言量,不是我们可以从世间经验出发来衡量的。如果只是从自己的常识出发,能理解的是真理,不能理解的是谬误,从而障碍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和接受,这一做法本身就是大错,也就是佛法中所说的“所知障”。在学佛的道路上,我们不过是幼稚的学龄儿童,而如来是一切智者,智慧成就、道德成就、慈悲成就,“于诸佛法无不现知等随观见”,足已为我们可依赖的的师长,这也正是信仰建立的基础。
30、爱恚赞毁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人所,有染爱心,有嗔恚心。自赞毁他。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摧伏诸恶外道。若为住持如来圣教。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或欲令其未净信者发生净信。已净信者倍复增长。
作为菩萨,如果有爱染心或嗔恨心,对众生不能平等看待,根据自己的爱嗔来称赞和诽谤,也属于有染违犯。
31、憍慢不听正法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说正法论议决择。骄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而不往听。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而不往听。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不觉知。若有疾病。若无气力。若知倒说。若为护彼说法者心。若正了知彼所说义。是数所闻,所持所了。若已多闻具足闻持,其闻积集。若欲无间于境住心。若勤引发菩萨胜定。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心令定。不往听者。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以骄慢心对正法论义进行决择,不去听闻,也是有染违犯。我们要知道,每个法师或学者都有各自的专长,我们要善于学习,包括对世间的观察,接触各种层次的人,都能学到很多东西,这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的道理。学习从哪里着手?一是要谦虚,一是要打开自己的心胸,这是学习的基本要点。有了这两点,随时都能学到知识。古人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尚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的人,随便一走就是几万里,有条件接触不同的文化,更要善加利用。我自己感觉,我的很多知识就是这样来的。有时接触一些学者,也使我得到不少启发。我们习惯从书本寻求知识,其实书是人写的,可能一次谈话就概括了几本书的思想内容。这是获得知识的轻松方法,正所谓“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还有很多知识是来自于生活,信徒中各种类型的人都有,有些是从商的,有些是从政的。听他们诉说人生的悲欢喜乐,从政的谈政界情况,从商的谈商业情况,也可以从侧面来观察人生。有了佛法的指导,就有能力将这些生活中的素材转化为人生智慧,佛法是人本的,它的土壤还是在现实人生。
还有一种情况是,虽然知道有善知识说法,但因为懒惰,觉得少听一点也没关系,不是对善知识瞧不起,那就是非染违犯。
32、轻毁法师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说法师,故思轻毁。不深恭敬,嗤笑调弄。但依于文,不依于义。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作为菩萨,对法师故意毁谤,缺乏恭敬心,“但依于文,不依于义”,也是属于染违犯。
刚才讲到的几条是关于般若方面的,比如“弃大学小戒”告诉我们应如何处理大乘和小乘的关系;“舍内学外戒”有告诉我们如何处理佛法与世间法、内学与外学的关系。如果没有正确的处理方式,就会影响到般若智慧的开发。我们对每一条菩萨戒的学习,都应对照自己的生活,对照平常的习气,按菩萨戒来要求自己,而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学习上。
以下是关于四摄法门的内容,共有十一条。整个“瑜伽菩萨戒”的建构,是以“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为脉络。六度的着重点在于摄善法戒,而四摄的着重点在于饶益有情戒。摄为摄受,从同事、爱语、布施、利行四个方面来摄受众生。
第一部分为障同事戒,有两条。
33、不为助伴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诸有情所应作事。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为助伴。谓于能办所应作事。或于道路若往若来。或于正说事业加行。或于掌护所有财宝。或于和好乖离诤讼。或于吉会,或于福业,不为助伴。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为助伴。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有疹疾,若无气力。若了知彼自能成办。若知求者自有依怙。若知所作能引非义,能引非法。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先许余为作助伴。若转请他有力者助。若于善品正勤修习,不欲暂废。若性愚钝,于所闻法难受难持,如前广说。若为将护多有情意。若护僧制,不为助伴。皆无违犯。
佛教所说的同事有两层含义:首先,积极参与他人所从事的正当事业。比如弘法事业,教育事业,都需要更多人的参与。我们要发心去做,积极促成这些善业的成就。不但西园寺的事业要参与,对所有的佛教事业,都要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果觉得和自己无关,或不希望对方的影响超过自己,就不是菩萨所为。其次,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否则,一厢情愿地帮助他人,有时反而会成为对方的负担。许多父母对子女的爱护就存在这种情况,希望儿女将来读什么样的大学,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成立什么样的家庭,也许他们希望的正是儿女不喜欢的,结果将儿女逼上绝路,这就是不懂得同事法门。
作为菩萨,对于他人所从事的正当事业,如果怀着嫌恨恚恼之心,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袖手旁观,不假援手,不为助伴,也是有染违犯。
如果因为懒惰懈怠的关系而没有去参与,就是非染违犯。
还有些情况是属于无违犯:或者患病乏力;或者自己的修行不能间断;或者知道对方有能力独立完成;或者知道这件事会带来不好的结果;或者“若知求者自有依怙”,也就是你的参与反而会引起另外的矛盾,会引起对方父母师长的不悦,就要三思而行,因为菩萨要让众生欢喜,不能顾此失彼;或者从慈悲心出发,觉得对方需要冷落后才会反省,因为有人习惯于他人的帮助,反而养成骄慢的习气,适当的拒绝也是教化的方式。
34、不往事病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遭重疾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往供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往供事。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自有病,若无气力。若转请他有力随顺令往供事。若知病者有依有怙。若知病者自有势力,能自供事。若了知彼长病所触,堪自支持。若为勤修广大无上殊胜善品。若欲护持所修善品令无间缺。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心令定。若先许余为作供事。如于病者,于有苦者为作助伴,欲除其苦,当知亦尔。
作为菩萨,看到有情患病不起,怀着嫌恨恚恼心不往共事,也属于有染违犯。比如同在一个僧团,知道了有人生病后也不去照顾,就违背了菩萨的慈悲精神。
如果因为懈怠而没有去照顾,就是非染违犯。
还有一些情况是属于不犯:或者自己也有病;或者已经请别人去帮忙照顾了;或者知道病人有人照顾;或者知道病人自己能够料理等等。
“瑜伽菩萨戒”的犯与不犯非常微妙。究竟是犯还是不犯,主要是依靠自觉来判断,不然,你也可以找到很多借口,但要找借口就不是菩萨了。是不是菩萨,不是资格的问题,而是建立在当下的心念,当下的所作所为。所以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是什么身份,而在于你所想所做的是什么。也许你认为自己现在“是什么”,但表现不好,随时都可能不再“是什么”,这就是因果的法则。
这两天,有个走掉的同学给我打电话,说他师傅不让他到北京佛学院读书了,要他做事。于是他又想回来学习,我告诉他:最好还是去做事,不要再来学习。如果是一贯表现比较好的学生,走了之后想回来,我们也还是会要的;如果是一贯表现不好的学生,走了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不走也会想办法让他走。从佛法的角度来说,世事无常,有钱也好,有地位也好,是学生也好,是法师也好,现在拥有的一切,随时都在你的所想所作中变化着。不要以为拥有了就可任意挥霍,如果不珍惜自己的身份,失去时再后悔就来不及了。如果懂得珍惜,不断地种下善因,才可能继续保有这种身份。如果所种的因有长久性,得到的果才能延续;如果所种的因很短暂,果也就一闪而逝,接着就会被其他缘所替代。
第二部分是障爱语戒,只有一条。
35、不为宣说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为求现法、后法事故,广行非理。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为宣说如实正理。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所蔽,不为宣说。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自无知,若无气力。若转请他有力者说。若即彼人自有智力。若彼有余善友摄受。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知为说如实正理,起嫌恨心,若发恶言,若颠倒受,若无爱敬。若复知彼性弊忧戾。不为宣说。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见到众生为现实利益,做了很多不应做的事情,就应及时去帮助开导他,如果怀着嫌恨恚恼心,“不为宣说如实正理”,听之任之,也是有染违犯。
那什么情况是无违犯呢?如果知道自己无知,没有能力帮助对方;或者请别人去开导;或者对方有能力慢慢醒悟过来;或者知道其他人会去开导;或者知道对方根性极钝、顽固不化等等。
第三部分是障碍布施的,也有四条。在六度中,已经出现过有关布施的戒律,但这儿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六度侧重从摄善法戒的角度来修布施;而四摄是侧重从饶益有情的角度来修布施。
36、有恩不报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先有恩诸有情所。不知恩惠,不了恩惠,怀嫌恨心,不欲现前如应酬报。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现酬报。非染违犯。无违犯者。勤加功用,无力无能,不获酬报;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欲报恩而彼不受。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对有恩于自己的众生,完全没有感恩之心,不但如此,还“怀嫌恨心,不欲现前如应酬报”。比如对社会及父母师长为我们创造的一切条件不知感恩,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享受,不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就属于有染违犯。
如果因为懒惰、懈怠而暂时没有酬报,则属于非染违犯。
还有一些情况属于不犯:虽然努力了,但现在还没有能力报答;或者你想到要报恩,但对方不肯接受。
37、患难不慰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堕在丧失财宝、眷属、禄位难处,多生愁恼。怀嫌恨心,不往开解。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往开解。非染违犯。无违犯者,应知如前,于他事业不为助伴。
作为菩萨,看到别人因破财、丢官、失去亲人而苦恼不已时,不去安慰开导对方,也是有染违犯。当然,这么做还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是任何人有苦恼都去开导。因为有人自尊心很强,经受挫折也不愿为他人所知,明明不幸福,还是希望表现出幸福的样子,去开导反而使他难堪。
佛经中讲到四种朋友:有友有如山,有友有如地,有友有如秤,有友有如花。有的朋友像山一样可靠,能够给你提供一切利益,给你带来无尽受用。有的朋友就象地一样坚实,有无尽的宝藏供给,还有博大的心胸可承载一切,任劳任怨地担负你。有的朋友就象秤一样,当你分量重的时候,他的头就往下低,可你分量轻的时候,他的头就抬得高高不再理你。有的朋友像花一样,当你风光荣耀像鲜花盛开之时,就虚浮地捧着你,当你已经枯萎,就把你弃之一边不闻不问。作为菩萨,就要像山那样可靠、像地那样坚实,方可为众生之依怙。
台湾有位净妙法师,专门到监狱为罪犯讲佛法,类似的工作大陆还没有人开始做。事实上,这对社会安定非常重要,因为罪犯最大的问题是心灵不健康,而佛法正可对症下药。据说英国有个特殊的监狱,那里的罪犯都非常老道,无法通过法律手段使他们招供罪行。因此就让他们生活在教堂,每天听教堂的钟声,每天祈祷,使这些罪犯承受不住良心的谴责而招认罪行。这就是宗教的力量,有些人看起来已经丧尽天良,但通过感化,还是有可能将内心潜在的道德发掘出来。
我们要认识到佛法对安定社会、净化人心的独到作用,继承佛教的优良传统,为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服务。我一向觉得自己很爱国,虽然有时也对时弊作些议论,但我的用心天地可鉴!因为我是以社会大众的利益为前提,国家也应为人民服务,而不仅仅是人民为为国家服务,彼此的关系是相互的。作为学佛的人来说,所作所为应从多数众生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以狭隘的民族观念、国家观念,甚至党派观念作为指导思想。共产主义就是要为全人类谋求幸福,我们要帮助国家早日实现共产主义目标,因为共产主义理想也接近于人间净土。
38、希求不给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有饮食等资生众具。见有求者来,正希求饮食等事。怀嫌恨心,怀恚恼心,而不给施。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能施与。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现无有可施财物;若彼希求不如法物、所不宜物;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来求者王所不宜,将护王意;若护僧制,而不惠施,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有丰厚的物质条件,当有人来请求援助,而你怀着嫌恨恚恼之心不予布施,也是有染违犯。
如果因为懒惰、懈怠、放逸而没有布施,则属于非染违犯。
什么情况下是不犯呢?或者暂时还没什么东西可布施;或者对方索取的是不如法的东西,布施后会增加他的放逸,使他产生犯罪行为。比如对方人家要寻短见,请你布施刀子、绳子;又比如对方要吸毒,请你布施毒品,这都属于“不如法物,所不宜物”。所以有人来希求布施,是不是要给?给什么?给多少?都要把握好分寸,不是一味恒顺众生。现在有些福利比较好的国家,甚至为吸毒者提供吸毒站点,让他们定期去那里吸几次。因为吸毒者在戒毒之前,很难摆脱毒瘾,一旦发作就痛苦难当,这种烦恼的力量非常大,没有坚定的意志是无法对治的。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做法也有慈悲的成分,并缓解了因吸毒带来的犯罪现象和社会问题。但我们要知道,这种方式的帮助要有相当的智慧来指导,如果无条件地满足对方,只会使他越陷越深。究竟的方法是既能帮助他们解决吸毒带来的困扰,又能逐渐帮助他们彻底戒毒。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会有,需要我们以佛法的智慧去处理,所以,“不要学教理,有修行就好”只是片面的说法,否则,遇到复杂的情况往往会处理不当,不知道自己的行为究竟是否如法。
39、摄众不施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摄受徒众,怀嫌恨心,而不随时无倒教授,无倒教诫;知众匮乏,而不为彼从诸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如法追求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随时供给,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往教授,不往教诚,不为追求如法众具,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护僧制,若有疹疾,若无气力,不任加行,若转请余有势力者;若知徒众世所共知,有大福德,各自有力求衣服等资身众具;若随所应教授、教诫,皆已无倒教授、教诫;若知众内有本外道,为窃法故,来入众中,无所堪能,不可调伏,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怀着嫌恨心对徒众不加管理和关怀,不进行法布施和财布施,也属于有染违犯。这样的情况在僧团中的确存在,有人喜欢的只是名利、地位,将管理寺院作为自己追名逐利的资本,自然无暇顾及手下的徒众。
如果因为懒惰懈怠而没有对徒众进行教诫,没有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生活条件,则属于非染违犯。
还有些情况属于不犯:或者自己身体不好;或者没有能力给大众说法;或者“转请余有势力者”;或者徒众们有能力解决自己的资身众具,等等。
第三部分为障碍利行的内容,共有四条。
40、不随心转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于他有情不随心转,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随其转,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彼所爱,非彼所宜;若有疾病,若无气力,不任加行;若护僧制;若彼所爱虽彼所宜,而于多众非宜非爱;若为降伏诸恶外道;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不随心转,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怀着嫌恨心,总喜欢和他人对着干,无论对方说什么、做什么,都不愿随顺,也属于有染违犯。因为菩萨对他人的正确观点或正当事业,应该无条件地随喜赞叹。随喜有层次的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或身体力行地积极参与,或以语言表示认同支持,不是非要亲自参与才算随喜。很多人做事缺乏自信,习惯于多方征求意见,而你的认同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能够给对方增加信心。
什么样的情况是无违犯呢?或者对方的做法是错误的;或者对方所做的事情对他来说固然合适,但对多数人来说却是不合适的;或者为了“伏诸恶外道”,对治那些邪知邪见。
41、不随喜赞扬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他实有德,不欲显扬;他实有誉,不欲称美;他实妙说,不赞善哉,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显扬等,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将护彼意;若有疾病若无气力;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护僧制;若知由此显扬等缘,起彼杂染骄举无义,为遮此过;若知彼德虽似功德而非实德;若知彼誉虽似善誉,而非实誉;若知彼说虽似妙说,而实非妙;若为降伏诸恶外道;若为待他言论究竟,不显扬等,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知道他人确实有道德而不肯说出称扬赞叹的话,也是属于有染违犯。
如果因为懒惰的关系没有称赞,就是非染违犯。
还有些情况属于无违犯,比如知道对方一向自负,称赞只会增加他的我慢,可能浇点冷水更适合。我们要知道戒律的精神,该浇水时浇水,该点火时点火,该添柴时添柴。有些人一向自以为是,你还继续将他越捧越高,就不是赞叹而是捧杀了。又比如,知道对方的道德并不真实,动机也不纯正,那称赞就是为虎作伥,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沽名钓誉,帮他到处宣传,会给社会造成误导,结果贻害苍生。
菩萨行中有爱语法门,这里所讲的是利行,是“他实有德不欲显扬”,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有些人眼中,只能看到他人的缺点,永远看不到他人的优点。从普遍的心理来说,每个人都容易自以为是。但“谦受益,满招损”,所以做人一定要谦下,要开阔自己的胸怀,要学会称赞别人,这是四摄法门的要领。弘法尤其要具备这种能力,如果没有能力摄受众生,你说法时,对方抱着对立的情绪,讲再好的佛法也没用。人总是感性的较多,理性的较少,能够做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人毕竟是少数,因人废言的情况却非常普遍,所以要让对方在心理上认同你。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就是说话要有平常心、柔和心、慈悲心和爱心。慈悲心是战无不胜的,当然慈悲心也不只是说好话,有的时候打骂一样是出于慈悲。菩萨要懂得观机,知道这个对象需要什么方式来调教。如果是甜东西吃多了,就要来点辣的、酸的、苦的;如果苦东西吃多了,再来一点甜的,味道要调好。好话听多了就象好东西吃多了一样,也会感觉腻味。同样是称赞,到底是烦恼的行为,是凡夫的行为,还是菩萨的行为,就看自己是什么心态。
有时我们进入特定的情绪里,虽想称赞对方,可别人听起来觉得比骂他还难受,这就是情绪所产生的力量,类似气功所说的气场。每个人都会有特定的气息,我这次到新加坡,有些居士来见我,其中有个人酒肉味很重,他走之后,整个房间还充满酒肉之气。那天他问了很多问题,我也作了回答,他觉得挺有启发,又打电话说改日再来请教。我告诉他说:“你身上酒肉之气太重,要斋戒七天才可以再来。”天人为什么不到人间?就是觉得人间浊气冲天。不要说天人,我自己就感觉很明显。我平时住在山上,往山下走的时候,经常感觉那些游客散发的味道很浑浊,这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俗气。俗气不仅可以感觉,还可以闻到。大家在寺院过着清净的生活,气息相对就比较清净。心也是同样,我们会有这样的经验,和有些人在一起就感觉不舒服,和有些人在一起心就能静下来,这就是心灵所传达的气息和力量。学佛不仅要让身体变得清净,更要心灵变得清净。如果心态不健康,只知道没完没了地发牢骚,发出的气息就不正,使人一接触就头疼,再吃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使身体产生异味,就更让人避之惟恐不及了。
学会恰倒好处地赞叹别人,是为人处世最好的敲门砖,但不要赞叹得对方不自在,更不能以谄曲之心去讨好巴结。称赞有两种:一种是有相的,一种是无相的。所谓无相就是不露痕迹,不让对方感觉你在称赞他,是“润物细无声式”的;而有相的称赞往往显得唐突,使人感觉不舒服。我也经常碰到这种情形,有人当面来歌功颂德,不停地说了又说。以前听到这些也会感觉不自在,现在定力慢慢培养出来,就没有表情地听着,感觉说的是别人。所以说,要适当地、如实地称赞他人的功德,这也是菩萨的修行方式之一。因为你的赞叹能给他人带来欢喜,带来信心。而恰倒好处地赞叹他人,还会使你学到很多知识,因为对方会因你这番诚意而将自身所学谈出来,这也是求学的窍门。
别人有道德,我们要称扬;别人有荣誉,我们要赞叹。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就是从赞叹开始的:某某菩萨有什么什么功德,使阎浮提的众生得到什么什么利益,所以现在要求教于你。学佛就是这样学的,如果做到这一点,就会受益无尽。知道这个菩萨怎么做,那个菩萨怎么做,然后一点一点落实在自己的行为中。佛菩萨的境界说起来很遥远,但只要做起来就近在眼前。正因为你做得好,人家看到你才欢喜,使你到处遇到的都是绿灯,然后才能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否则人见人厌,自己还不知反省,只觉得怀才不遇,只觉得天下人都有负于你,使心态落入恶性循环中。
所以说,种因是非常重要,不要总想着能得到什么,只要努力,将来自然有结果。现在教界人才这么缺乏,到处都在请法师,真正学好还会没有出路吗?既有信仰,又有研究教理的基础,在教界就是宝贝。曾经有人戏言:“职工下岗,干部分流,法师供不应求”。这说明什么?学佛没有竞争,是一条光明大道,是一项朝阳产业。有同学在担心出路问题,我实在不理解这样的想法,就像“天堂有路你不走”,又怨得了谁呢?海外的弘法事业早已开展得如火如荼,从传统讲经到多媒体弘法,从文化教育到慈善救济,从心灵环保到人生关怀,涉及了社会的各个层面。相比之下,中国的弘法事业还刚刚起步,很多事情都等着我们去推动。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心,或是出家,或是以居士身份护法,都是当今教界所需要的。只要发心纯正,路就会越走越宽,相应的利益自然也会有,“君子忧道不忧贫”,不必担心利益,更不可刻意追逐。如果有人感觉前途迷茫,这只是心念的问题,不是现实的问题。
42、不随行威折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可诃责、应可治罚应可驱摈,怀染污心,而不诃责;或虽诃责,而不治罚、如法教诫;或虽治罚,如法教诫,而不驱摈。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而不诃责乃至驱摈,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了知彼不可疗治,不可与语,喜出粗言,多生嫌恨,故应弃舍;若观待时,若观因此斗讼诤竞,若观因此令僧喧杂、令僧破坏。知彼有情不怀谄曲,成就增上猛利惭愧,疾疾还净,而不诃责乃至驱摈,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面对应该诃责的众生,就要毫不留情地诃责;应该驱摈的众生,就要毫不迟疑地赶走。如果不这样做,“虽诃责而不治罚如法教诫,或虽治罚如法教诫而不驱摈”,也是属于有染违犯。因为帮助一个人要达到相应的效果,对有些人而言,轻描淡写地说一说根本不起作用。对应该开除的人只是记过,对应该记大过的只是记个小过,也是不行的。所以说,对有情的治罚和折服,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该用重药时就用重药,不能心慈手软。
当然,这么做应对事不对人。比如有的人不讲究因果,只在研究所混日子,不珍惜常住提供的条件,觉得享用三宝物理所当然。作为法师来说,迁就他就是害了他。因为他享受十方信施而不好好学修,是要背因果的。有多少人想学佛却没有条件成就,既没有善知识指导,又要为生存奔波,没有时间用来学习。研究所为大家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请了这么多老师,结果使一些发心不正的人在这里放逸。作为你们的师长,也是有责任的,因为十方财物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放纵了那些不是真正想学的人,不仅他们要下地狱,我们也是要下地狱的。之所以要办教育,无非是想成就更多的人,无非是为了佛教事业发展的需要,因为教界太需要人才了。否则我在山里过着自在的日子,来做这些干什么?办学的困难是众所周知的:搞一班人来,为他们创造条件,还要每天为他们操心,投入了无数精力还不见得有多少效果。对社会上那些信徒,用一点点时间去指导,他们都感恩戴德。难怪从前有人说:想和哪位法师过不去,就叫他去办学,这是最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尽管这样,还是要当菩萨,要行菩萨道。人难免会进入一种误区,这时候还要有耐心、要有慈悲心。
大家在知见上还不太成熟,容易为一些小事引起思想波动。但你们应该知道:研究所办学的发心是什么?我的用心又是什么?不要因为一句话就跟自己的利益挂钩,一会儿情绪不稳定,一会儿不安心,实在太不应该了。大丈夫要胸怀坦荡,时时保有平常心。无论我说什么,目的是为了对你们负责,你们听了之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作为研究所的领导,作为你们的师长,不说是我的责任,没听是你们的责任。所以你们要慢慢适应我的观念,不要总让我来适应你们,还要看学生的脸色行事,那有这样颠倒的事情?如果迁就对你们有好处,我是可以迁就你们,问题是对你们有没有好处。
43、不随现神力折摄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具足成就种种神通变现威力。于诸有情,应恐怖者能恐怖之。应引摄者能引摄之。避信施故,不现神通,恐怖、引摄。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知此中诸有情类,多着僻执,是恶外道,诽谤贤圣,成就邪见。不现神通,恐怖、引摄。无有违犯。
作为菩萨来讲,应该要采取各种手段去折服有情。该吓唬的时候就要吓唬,该震撼的时候就要震撼,该引摄就要引摄。菩萨的度众生有两种方式,一是折,一是摄。折就好比是用拳头说话,包括开除记过等处罚手段;摄就好比是抚慰,用柔软的语言进行开导。所以,“避信施故,不现神通,恐怖、引摄”,有时为了怕麻烦,怕自己显神通之后引起一些困扰,而不显“种种神通变现威力”,也是属于犯戒的。
通过对“瑜伽菩萨戒”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犯戒往往是分二种类型:一是有染违犯;一是无染违犯。而每一戒的染违犯,都是以贪、嗔、痴烦恼为前提。所以说,菩萨戒对行为的判摄,是取决于动机,这也正体现了菩萨戒制心的特点。只要有烦恼心所在其中作用,且乐此不疲,就属于有染违犯,罪加一等;如果是无心造作,虽然对戒律也有所违犯,但属于无染违犯。判摄罪业的轻重也是如此。从主导思想来说,同样是贪心,有强烈的贪心和轻微的贪心,它所造成的过错也就不同;从数量来说,偶而为之和屡错屡犯,性质也有很大的不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偶而有不如法的行为,也在所难免,一旦意识到就应及时忏悔,而不是放任自流。因为我们的每一次过错都是在培养烦恼的种子,如果不断地贪,就是在给贪心的种子浇水,使它的势力日益壮大,最终成为修行上的重大障碍。
这两点充分体现了“瑜伽菩萨戒”的方便善巧。但我们要知道,菩萨戒看起来容易做到,真正要做好却并非易事。就象禅者的修行,似乎不那么重视形式,但对心念的要求极其严格。这种严格是绵绵密密的,在每个念头生起之时,都要保有智慧的观照和清明的状态。如果起心动念都清清明明,还会犯戒吗?所以禅宗的修行表面上很随便: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但只要对心念始终保有正确的观照,行住坐卧就自然在戒律的规范中。而其它法门的修行,虽然有很多形式,但形式只是用来帮助自己建立如法的情境,相对而言,还是容易操作的。声闻戒和菩萨戒的区别也在于此,声闻戒规定的几缘成犯都相当明确,但菩萨戒是建立在每个念头的当下,这一刻是否起了贪心?是否起了嗔心?同样的行为,因为心态和动机的不同,性质可能就完全不同。
“瑜伽菩萨戒”的开遮非常适度,这是公认的。菩萨戒并不难懂,因为它很生活化。要探讨戒律的现代意义,完全可以根据“瑜伽菩萨戒”来进行。我们在学习戒律的过程中会发现,“瑜伽菩萨戒”和“梵网菩萨戒”,对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说法,声闻的律藏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是不是有必要对戒律进行会通?如何作出取舍?其实,不同的戒本只是代表着佛法不同的思想体系。“梵网菩萨戒”代表着《华严经》的思想;“瑜伽菩萨戒”代表着瑜伽系的思想。声闻的律藏也是同样,在声闻的众多部派中,有着不同的律藏。正因为他们对某些问题认识和诠释不同,才形成了各部派的特色,从教理到戒律都有所体现。所以,面对不同的戒本,我们不必去进行会通,只需选择一种适合自己根基的戒本即可。如果觉得“梵网菩萨戒”对自己比较契机,受持起来效果比较好,就可将“梵网菩萨戒”作为修学规范。如果觉得“瑜伽菩萨戒”对自己更适合,就可将“瑜伽菩萨戒”作为修学规范。学习唯识的人,通常对“瑜伽菩萨戒”感觉更为亲切。太虚大师就非常推崇“瑜伽菩萨戒”,自称“教学法相唯识,行在《瑜伽菩萨戒本》”,(8)还专门制定了一套修学“瑜伽菩萨戒”的仪轨。将来我们这个研究所的学生,最好也受一受“瑜伽菩萨戒”。
关于菩萨戒,还有受戒和舍戒的问题。这部分内容还没有讲,大家先自己去看,然后我们再坐在一起来进行讨论。大家在学习戒律的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都可以提出来共同探讨,我也可以作些引导性的发言。然后,每个人还要写篇作业,总题目是《戒律的现代意义》,具体是写在家戒、出家戒或菩萨戒都可以。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从宏观上,要对戒律有比较明确的把握;在微观上,可以找出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做点深入的思考。
戒律就是生活的准则,所以关键在于对这些戒条的实行,能够将每一条应用在生活中,我们就是菩萨了。高尚人格的养成,对我们生命的延续具有重大的意义,是我们永远受用不尽的。这次给你们讲课,我自己也受益非浅。虽然很多年前就讲过“瑜伽菩萨戒”,但平时也没有经常读诵,通过这次讲课,再次感觉到“瑜伽菩萨戒”的殊胜,既契理又契机。弘法就有这样的利益,因为这是以佛法对人生进行思考,所以讲的过程中就是提升自己的过程,自己首先就是受益者。你们将来出去弘法,一样也能达到这种效果。
注释:
(1)宗喀巴《菩萨正戒论》:又名《菩萨戒品释》,参见法尊法师译《宗喀巴大师集》第五册,民族出版社2001年1月。
(2)参见圣严法师《戒律学纲要》第七篇 第二章 第三节,“菩萨戒的种类”,P。249-250(香港佛教青年协会印)
(3)本文所引经文及标点参校《大正藏》及金陵刻经处刊《瑜伽师地论》之“初持瑜伽处戒品”,以下引言文均同。
(4)参见太虚大师《瑜伽菩萨戒本讲录》之丁二“正明四重”,《海潮音》卷十三,第678期。
(5)“母邑”,金陵刻经处单行本作“女色”,又参见《大正藏》T30-517C注⑨。
(6)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
(7)《遗教经》又名《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鸠摩罗什译,《大正藏》T12-1111a。
(8)参见《大虚大师全书》卷十七“制议”,其中于《志行自述》亦说:“昔仲尼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余则志在整兴佛教僧会,行在《瑜伽菩萨戒本》”,P。186。
相关栏目:放生文库
【学佛有问必答】
如果您在学佛过程中遇到种种疑惑或者困惑,推荐您加佛有的微信号"foyou188",提供一对一的免费人工咨询服务,专家坐诊、有问必答!南无阿弥陀佛。数千个学佛答疑文章已整理,点击这里打开
捐助我们(微信支付) | 捐助我们(支付宝支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