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佛门网首页
收藏本站:正信.经典.系统.全面
认识佛教 | 释疑解惑 | 念佛·参禅 | 学佛知识 | 分辨正邪 | 咒语专辑 | 楞严咒 | 大悲咒
因果录 | 感应录 | 地藏·占察 | 忏悔专辑 | 持戒利益 | 宝箧印经 | 《心经》 | 金刚经
六道轮回 | 超度专题 | 佛像·佛号 | 有问必答 | 佛要救你 | 神奇治病 | 佛经大全 | 药师法门
改变命运 | 宣化上人 | 观世音菩萨 | 素食利益 | 邪淫招祸 | 财富秘密 | 甚深法义 | 慈悲施食
念佛回家 | 绝处逢生 | 回向·仪轨 | 戒杀放生 | 佛化生活 | 孝顺是福 | 堕胎自杀 | 事迹传记
 您现在的位置: 佛门网 >> 礼仪和戒律 >> 以戒为师 >> 正文

持戒的人这样回向 即使什么也不做 功德利益甚大

因为你们的支持,让我们的弘法事业走的更远

 

本经的重点在于回向方法,“所有功德果报。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在用了。

但本经的精髓所在,大部分帖子没有说明白。

末学再来带大家回顾一下《佛说甚深大回向经》。

1、开篇中明天菩萨请问世尊“云何菩萨少修善本而获大果。或多作功德福报无量。”

    世尊特别赞叹明天菩萨问的太好了,肯定是过去无量诸佛所供养了无量诸佛,才能“发甚深问”。

2、世尊提到在2种地方,可以“修慈身行。修慈口行。修慈心行。”

一种是“当于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所”:

    修慈身行:“如是专心念佛功德已。右膝着地散华烧香。幡缯幢盖伎乐供养。是为菩萨修慈身行。”
    修慈口行:“以微妙音歌甚深句义。赞叹如来无量功德。是为菩萨修慈口行。”
    修慈心行:“因彼身口善根念佛功德。至诚恭敬。是为菩萨修慈心行。”

    我们每天的念佛、诵经、持咒、礼拜、供养等,应该都属于“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所”。

另一种是“于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众生所”:

    修慈身行:“彼不杀、不盗、不邪淫。则是菩萨修慈身行。”
    修慈口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则是菩萨修慈口行。”
    修慈心行:“不贪、不恚、不邪见。则是菩萨修慈意行。”

   佛告明天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所修慈身行。修慈口行。修慈意行及于过去当来今现在一切众生所修慈身行。修慈口行。修慈意行所有功德果报。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明天。菩萨作如是回向者。是为菩萨少修善本获大果报。多作功德福报无量。

   各位应该看明白了,也就是即使你当天什么也不做,但只要能持戒守好身、口、意任意其一,再把持戒的功德进行如法回向,就能够获得大果报,多积累无量的功德福报!

    怕有些师兄具体操作有疑惑,我说的更仔细一些。比如你今天犯了不少错误,既没有念佛也没有诵经持咒,更是犯了严重的比如贪嗔痴等,但你今天没有杀生、没有偷盗等,你仍可以如是回向(供参考)

    “愿以今天不杀生不偷盗的所有功德果报,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或比如

    “愿以今天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的所有功德果报,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比如

    “愿以今天持戒的所有功德果报,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过似乎把具体持了哪些戒说出来更好,也有利于每天检查自己,督促自己不断提高。

    总而言之,本帖主题说的“什么也不做”实为“有所做”的持戒,从本经来看,一个严持戒律或部分持戒的人如果能如法进行回向,即使不念佛诵经持咒,积累的功德仍然无量无边!

    持戒既有如此大的好处,大家都来持戒吧!戒为无上菩提本,真的是切中要害,佛告诫我们的以戒为师,也有甚深的含义在里面啊!

    最后,愿法界众生都能严持戒律,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恚、不邪见,愿以此所有功德果报,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转载以一篇佛经故事来进一步说明持戒的巨大功德威力:

    释迦牟尼佛进人涅盘后七百年,印度北方的蓟宾国,出现一条凶恶的龙王阿利那,时常兴风作浪扰害人民,造作震天动地的祸患。

    当时,有二千位阿罗汉,发心各尽神力,要驱逐龙王阿利那离开国界。一千位罗汉使出自己最大的柙力,震撼大地的力量,五百位罗汉放射强烈的光明,五百位罗汉造人襌定,运用襌那的定力。联合这样庞大的力量,却不能动弹龙王一丝一毫。


    正当大家苦恼着,来了一位尊者祇夜多,祇夜多尊者到龙池边,同龙王三弹指喝道:“龙,命你出去,不可再居留此地!”龙王阿利那听了不敢稍迟,即时腾飞离去。


    两千位阿罗汉都不了解这是什么原因,这么简单就能驱遣它。有几位罗汉就问祇夜多尊者道:“我们和尊者证得同样的果位,一样断尽烦恼,解脱生死没有差别,一律平等,怎么我们合展所能不能动摇牠,尊者却三弹指就使牠服服贴贴地离开国界呢?”

    尊者答道:“我从做凡夫以来,严持禁戒,身口意不敢稍犯恶业,以平等无差别的心修持一切法。各位不能动摇牠,那是所修积的功德不同的原故。”
相关栏目:以戒为师

【学佛有问必答】

如果您在学佛过程中遇到种种疑惑或者困惑,推荐您加佛有的微信号"foyou188",提供一对一的免费人工咨询服务,专家坐诊、有问必答!南无阿弥陀佛。数千个学佛答疑文章已整理,点击这里打开

捐助我们(微信支付)捐助我们(支付宝支付)

十方众生,佛要救你!亿亿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极乐世界图

    释迦牟尼佛

    阿弥陀佛

    观世音菩萨

    地藏菩萨

    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
     相关文章
    不邪见得朋友伴侣贤良、归敬三宝、离断常见、常生人天等果报
    不瞋恚得面部端严、常能接触贤圣贵人、常遇好事、常生欢喜等果报
    不贪得大富贵、得胜果报、身根不缺、财不流失等果报
    不绮语得众人爱敬、远离恶人、亲近贤圣贵人、得生善道等果报
    不恶口得说话好听、语言流利、言必得中、得无畏语等果报
    不两舌得身不坏、眷属不坏、交友不坏、律仪不坏、生善道等果报
    不妄语得被人信任、口出香气、众人爱敬、常多欢喜得生善道等功德
    不邪淫得相貌庄严、众人称赞、不被恼害、得生善道等功德
    不偷盗得“不求财宝 自然速得”而且得到后不会散失等果报
    不杀生得长寿健康、无病无恶梦、无冤家、非人护持等果报
    守戒还是舍戒?
    进入大殿应有的礼仪(转)
    寺院常住居士礼仪
    八关斋戒及受持的功德利益
    三皈五戒、受持五戒的功德、受戒的次第
    认识戒律——修行的第一步
    略说戒律的缘起·三
    略说戒律的缘起·二
    略说戒律的缘起·一
    戒律的结集与发展之一
    戒律的结集与发展之二
    戒律的结集与发展之三
    戒律的结集与发展之四
    戒律的结集与发展之五
    戒律的结集与发展之六
    戒律的结集与发展·七
    学佛有问必答网 念佛回家网 佛要救你 净土宗门户 佛门网 念佛感应录 护持账号 佛经下载 佛像专辑 修行月历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