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佛门网首页
收藏本站:正信.经典.系统.全面
认识佛教 | 释疑解惑 | 念佛·参禅 | 学佛知识 | 分辨正邪 | 咒语专辑 | 楞严咒 | 大悲咒
因果录 | 感应录 | 地藏·占察 | 忏悔专辑 | 持戒利益 | 宝箧印经 | 《心经》 | 金刚经
六道轮回 | 开示录 | 佛像·音乐 | 超度专题 | 八关斋戒 | 神奇治病 | 佛经大全 | 药师法门
改变命运 | 宣化上人 | 观世音菩萨 | 素食利益 | 邪淫招祸 | 财富秘密 | 甚深法义 | 慈悲施食
佛教网 | 佛教论坛 | 回向·仪轨 | 戒杀放生 | 佛化生活 | 孝顺是福 | 堕胎自杀 | 事迹传记
 您现在的位置: 佛门网 >> 专辑连载 >>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 >> 正文

67 以出家僧众为佛教重心的传统能继续维持吗?

佛门网 fomen.amtf18.com 作者:圣严法师 打印此文

以出家僧众为佛教重心的传统能继续维持吗?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 
    佛教从印度到中国,乃至到韩国、日本和越南,两千五、六百年来,没有发生过这个问
题。但是在一百年前,日本佛教由于明治天皇时代实行维新政策,并且为了增加人口,以从
事对外扩张,所以对于佛教的出家僧众,用种种的压力,使他们娶妻吃肉,从此之后,日本
佛教渐渐转变为在家人住持寺院的风气。因为他们是专业的寺院经营者,所以仍被视为僧
侣。到了二次大战之后,韩国也出现了在家的佛教教团,迄今为止,韩国就有出家和在家两
派共存而不互融的事实。我们中国以及香港、星马和北美地区,也渐渐有了独立的居士佛教
组织。他们虽不反对出家僧团,也不一定做为出家僧团的外护者。当然,由于一向的标准观
念,居士不能代表僧宝,所以还没有人以居士的身分,名目张胆地接受信徒的皈依。然而,
这种现象还能够维持多久而不变质?这需视出家僧团弘法力量的强弱,以及人才人数之多寡
而决定。如果僧中无人才,无能领导四众的弟子,则中国佛教转为以在家居士为中心的时日
不会太远。 
    在佛的时代,以及佛涅盘后几百年中,僧中龙象辈出,在家居士依止僧众修学佛法是正
规现象。到了大乘佛教抬头之时,就有以在家居士为中心的观念出现,比如《维摩经》的维
摩居士,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国在明末之后,居士佛教也渐渐抬头。民国初年以来,居士的
人才也出了不少,甚至印光大师多以居士为摄化对象。想其目的,也在于与其让居士脱离僧
众,不如以一代大师的身分,专门摄化他们为三宝弟子。今后的僧众是否能够维持传统的地
位,要看僧众之中是否有人能够感化居士,摄皈其为三宝弟子。 
    据我所知,今日有不少的大德居士,虽然也学佛,但不请求僧众举行皈依三宝的仪式。
因为在《六祖坛经》里言:「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
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致使一般自视较高的居士,不愿向
僧众稽首顶礼,自称弟子。另外,根据净土教典,往生西方不一定要以皈依三宝作为条件,
虽然《观无量寿经》主张中上品以上者需要受持三皈依,具足众戒,但是中品下生、下品上
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没有规定要受三皈,只要临命终时,恳切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即
可。 
    当然,中国是以儒家文化思想为正统的形式,历数千年而未尝衰竭。信佛而崇儒,或崇
儒而信佛,都是抱著和僧众为方外交的态度,虽然曾经有过皇帝、皇太子、宰相、大臣,如
梁武帝、则天武后、唐宣宗、张商英等,对大德高僧执弟子礼,但总是少数。因此,历来中
国佛教信徒虽然很多,真正皈依三宝,称为三宝弟子的比例却不多。佛教主张依法不依人,
教团以三宝为中心,不以特定的个人为对象。但是中国人一向持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的观念,以人为重,以法为轻,若有学行俱优、智慧与慈悲并重于世的高僧出现,自然形成
以僧宝为佛教中心的局面。 
    不过,今后的情况可能更为艰钜。因为面临科学文明、民主思潮、自由情执,要使僧众
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与皈敬,必须提出相等的努力和代价。其实,是不是能够保持僧宝为佛
教的重心,应该不是问题。如果重视僧才的培养、储蓄和适当的应用,僧众因为没有家室之
累及世务之缚,无论在学问和修持,智力和悲愿,平均应该优于在家居士。我们不必为将来
谁是佛教的重心而争论、担心,但看我们僧众对未来社会的前瞻和因应,能否掌握住不变随
缘的方向而定。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极乐世界图

    释迦牟尼佛

    阿弥陀佛

    观世音菩萨

    地藏菩萨

    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固顶文章 【推荐】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
    固顶文章 无量光佛教系列网站捐助账号
    普通文章 学佛有问必答网站
    普通文章 [念佛回家]专依善导祖师净土思想的…
    普通文章 推荐:《佛教问答》
    普通文章 推荐:《走近佛教》
    普通文章 六道轮回、人生八苦
    普通文章 印光大师:吃肉人缺乏慈悲之心,但…
    普通文章 "喊破喉咙也枉然"是禅宗对净土宗的…
    普通文章 印光大师:如何劝亲信佛,亲属不信…
    普通文章 学佛要有善巧方便,先恒顺众生,再…
    普通文章 弥陀圣号好度生,对障碍我们念佛的…
    普通文章 什么是恒顺众生,不要错解了恒顺众…
    普通文章 善导祖师:劝导众生念佛往生是真报…
    普通文章 医王赐方治绝症
    普通文章 善导祖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一一…
    普通文章 经证: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不如念佛…
    普通文章 放生等六度万行虽然是善,若比念佛…
    普通文章 梦参老和尚:修放生行门多年,怎么…
    普通文章 学诚法师:放生须谨慎而行,盲目放…
    77     附录:禅修疑难解
    76 佛教对世界末日的看法如何…
    75 佛说的「圣言量」经得起考…
    74 佛教的世界观是合乎现代科…
    73 佛教的生命观是合乎科学的…
    72 应该用科学观点解释佛法吗…
    71 可用物理现象来解释神秘的…
    70 佛教对神秘现象的看法如何…
    69 佛教对于女性地位的看法如…
    68 未来的社会还有人出家吗?
    学佛有问必答网 念佛回家网 佛要救你 净土宗门户 佛门网 念佛感应录 护持账号 佛经下载 佛像专辑 修行月历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