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佛门网 >> 宣化上人专辑 >> 水镜回天录 >> 帝王篇 >> 正文

  编记

  一九六八年,在三藩市中国城天后庙的四楼,小而简陋的室内,二十来位西方的青年人,围绕着老旧的桌椅而坐。房间挤迫,他们的心却不挤迫,一位中国法师正指着小黑板上的中文,领着他们一字一句地念着:“人生五十,而能觉四十九岁之非者,即不失为改过迁善之君子也……”法师领着他们念了一次又一次,这些文句也一次又一次洗涤他们的灵性,开扩充实他们的心灵。

  念了几次后,法师开始用白话讲解这半文言的文章,年轻的西方人虽不完全懂,但是法师所流露的慈悲智慧,却深深地吸引他们注目凝神地听着。随后有人翻译法师的讲解……

  以上是宣公上人早期在三藩市佛教讲堂,讲述“水镜回天录”的情形,那时大部份是西方弟子,中文语文能力不足,所以完全由上人授课。以后佛教讲堂搬到旧的金山寺,经过上人几年的苦心培育,弟子们逐渐上轨道,语言能力也进步了,也有不少东方弟子。这堂课还是继续上,可是方式却有所改变——虽然还是由上人口述正文,写在黑板上,可是却先由多位弟子练习讲解,最后才由上人带着大家念正文并讲解,同时纠正弟子讲解时的不当处。同一篇文,经过多次的讲解,佛法、因果道理、道德伦理、历史文化、语言文辞就这么不知不觉流入弟子的心灵深处,乃至培养出耐性、互相包容、接纳他人好坏缺失等人品道德,这是上人苦心诣诣栽培后学,培养弘法人才的殊妙胜法。

  上人秉刚正不阿的精神,运春秋的笔法,褒贬前人作为后学之借镜,图挽狂澜于既倒,讲述水镜回天录,前后二十余年,近两百八十篇左右。数年来,碍于人力只出版正文的部份,白话解玉韫珠藏久矣,为不辜负上人一片苦心,将分为下列数篇,逐次由录音带誊出整理,并配以插图设计,陆续出版。其中若有当时因弟子已练习讲过,碍于时间,上人不再重述的相关历史公案,则用备注的方式,补于文后,以求接近上人的原述,及令读者了解历史背景。所分之篇数如下:

  一、 浩然篇

  二、 圣众篇

  三、 法师篇

  四、 居士篇

  五、 贤圣篇

  六、 帝王篇

  七、 文士篇

  八、 古人篇

  九、 今人篇

  今因“帝王篇”先编排好,故先行出版,并祈此书的出版,能为人心不古、道德沦亡的现在,带来一份浩然正气,人人知因达果,改恶向善,成就大同世界。

 

  读者感言

  ◎晁山

  今天这个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宣公上人曾经如此形容:

  全世界都为不要命了,你欺骗我,我欺骗你。所有国家都缺不要钱的人,来为人民服务。

  在人性被金钱、物质高度扭曲的情况下,宣公上人四处弘法,足迹遍至亚洲、欧洲与美加。有人将上人的弘法力量和原子弹相比,但是上人认为,用原子弹不能令人信服,只有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这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来教化人,才能挽救世道人心。因为在现代光怪陆离的社会中,有许多人不只是失了佛性,连人性也失了,把原本尊贵的人性弄得卑贱不堪。

  为了不忍见世乱国衰,人心惟危,上人因而著述水镜回天录,正如孔子作春秋的动机。三千余年前,孔子周游列国,要从政治上匡辅四海,但忠贞之志难伸,所以回到故乡鲁国,改而自教育入手,化育英才以导万邦,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代师表”。孔子一向自谦述而不作,但见到国衰世乱,伤痛不已,因此奋起以史笔作春秋,褒忠贬奸,赏善罚恶,令乱臣贼子惧,无所遁逃于天地之间。

  孔子作春秋,文字如同史官般严正,即使游夏,也不能赞一词,精神更是忧国忧民,充满救世弘愿,不是一般人所能测知。无怪孔子自叹:“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孔子的器识胸怀,博大精深。上人更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不是一时一地、一家一国的私爱,而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胸襟。上人写水镜回天录,评论介绍的人物,包括古今中外大善大恶、上智下愚、男女老幼、凡圣交参、龙蛇混杂等等众生。从赏罚昭彰、善恶分明中,各国读者得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可以说,水镜回天录正是春秋史笔的一脉心传,而为世界存亡之所系。水镜回天录的自序,一开头便点明正题:

  静观三千大千世界,恶业弥漫。国与国杀,造成世界战争。家与家杀,造成乡里战争。人与人杀,造成彼此战争。自与自杀,造成心性战争。乃至空与空杀,水与水杀,造成有形无形等等战争。悲乎!痛哉!

  在这样恶业弥漫的五浊恶世中,上人将个人的生命价值“建立在尊重一切生命之上,要化私为公,持守净戒,贡献自己来利益众生。”众生虽然业障深重,但上人却一视同仁,他说:“我看好人、不好的人都一样,绝不歧视。希望不好的人看到我,都改过自新向善。我们的目标在移风易俗,爱护人群,敬老怀少。令民德归厚,成就一个大同世界。”这就是宣公上人的理想社会。

这样的理想并不易达到,犹如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然而宣公上人多年来总是埋头苦干,默默耕耘,以“大慈悲普度,流血汗,不休息”的努力,作不可希望的希望,不可成就的成就。这种精神体现在孔子作春秋,与宣公上人著水镜回天录,同样是本著忠贞爱国、救世救民、充塞天地间的浩然正气,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行愿,冀望后来的学人,能够继志述事,为大同世界、极乐净土的实现,而鞠躬尽瘁,薪火相传。那么,虽说不可希望,仍有希望,不可成就,而得以成就。

相关栏目:帝王篇

【学佛有问必答】

如果您在学佛过程中遇到种种疑惑或者困惑,推荐您加佛有的微信号"foyou188",提供一对一的免费人工咨询服务,专家坐诊、有问必答!南无阿弥陀佛。数千个学佛答疑文章已整理,点击这里打开

捐助我们(微信支付)捐助我们(支付宝支付)

十方众生,佛要救你!亿亿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